杨振声 发表于 2018-1-17 20:13:40

《老子的社会管治思想》(二)

原创 2017-11-07 杨振声(九剑)老子大道文化研究
戳上面蓝色文字老子大道文化研究关注本公众号

四、那么,循道治国的圣人应如何管治社会呢,实行圣人之治呢?
第三十二段老子提出了基本思路。
道恒、无、名、朴:译:就恒、无、名、朴的道理而论:虽小,译:纵然是看上去弱小,而天下莫敢臣。译:但天下人都不能征服它。侯王若能守之,译:侯王如能遵守这道理,万物将自宾。译:万物可自由选择适己的宾位(归服)。天地相合,译:天地之间,相互融合,以俞甘露,译:导引人间,甘露滋润。民莫之命,译:人民不用强制命令,而自均焉。译:将自我调节均平而和谐。始制有名,译:创设新制而有了名分,夫亦将知止,译:大家都明白行为举止。知止所以不殆。译:明白行为举止则会让社会顺利运行。譬道之在天下也,译:比拟大道如何存在于天下,犹小谷之与江海。译:就像小溪万千注入江和海。
第二十九段告诫欲实行圣人之治者:
将欲取天下而为之,译:想要治天下而又违背社会发展规律,吾见其不得已。译:我看这就达不到目的。夫天下,神器也,译:这天下呵,是神奇的东西,非可为者也,译:并非可以违背社会发展规律呀。为之者败之,译:无论谁违背它都会失败,执之者失之。译:谁想占有他都要丧失。故物,译:从前的东西,或行或随,译:或者推行,或者顺从;或噤或吹;译:或者关闭,或者推助;或彊或剉;译:或者加强,或者削弱;或培或堕。译:或者培补,或者损堕;是以,译:凡是这些,圣人去甚、译:循道真人都不搞极端,去太、去奢。译:不搞过分,不搞奢华。


第三十四段对欲实行圣人之治者提出几点基本要求必须遵守: 道沨呵,译:道理如悠扬乐声般传播呵,其可左右也。译:具有决定性的意义。成功遂事,译:成了功,完了事,而弗名有也。译:不能认为归谁有。万物归焉,译:万物皆适归其所,而弗为主,译:而不为之做主,则恒无欲也,译:就要坚持不贪欲的原则。可名于小;译:这可以说是“小”万物归焉,译:万物皆适归其所,而弗为主,译:而不为之做主,可名于大。译:又可以说是“大”。是以,译:可见,圣人之能成其大也,译:圣人之能够成就大业,以其弗为大也,译:是因他做事而不自恃有多伟大,故能成其大。译:所以能成就大事业。 第三十五段讲述如何实施圣人之治,首先要树立榜样。只是嘴上说说,大家会觉得淡而无味,关键在于行,让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好处。 执大象,译:掌握大道制度的榜样,天下往。译:长驱天下而推广。往而不害,译:推行大道制度无伤害,安平大。译:这样人世间就呈现出安平泰的景象了。乐与饵,译:音乐和美食,过客止。译:能使过路客人脚步止。故道之出言也,译:大道若只讲出口,曰:译:人家会说:“淡呵,其无味也。”译:“淡淡的,无味道。”视之不足见也,译:看它有看不见,听之不足闻也,译:听它没有什么好听的,用之不可既也。译:用它却是用不完的呵。
第四十九段谈圣人之治必须坚持为人民观,以百姓之心为心。虚心听取百姓意见,像小孩恭听大人的话,对不同的意见也要包容。为天下浑其心,弥合分歧。这样才能取信于百姓。
圣人恒无心,译:圣人坚持虚心无成见,以百姓之心为心。译:以百姓的心愿为心愿。善者善之;译:善意的固善待,不善者亦善之;译:不善的也善待,德善也。译:这 就 能 得到善 待。信者信之;译:对守信的人固要信任,不信者亦信之;译:对不守信的人也要信任,德信也。译:这才能得到众人的信任圣人之在天下 ,译:圣人生活在天下呀,歙歙焉,译:要普遍听取意见,为天下浑其心,译:为天下融合意愿。百姓皆注其耳目焉,译:百姓都乐于向他提意见,圣人皆孩之。译:圣人都像小孩那样恭听百姓的意见。 第六十五段老子强调民众智慧的重要性,顺应民意是圣人管治社会的原则,认为“圣人恒无心,以百姓之心为心,”是玄德的体现。
故曰:译:所以说:为道者,译:推行大道制度的君子,非以明民也,译:不能认为比民众高明,将以愚之也。译:宁可认为比民众愚笨。夫民之难治也,译:民众是不容易管理的,以其知也。译:因为众有智慧。故以知知邦,译:因此自以为高明而主持邦,邦之贼也;译:会成此邦的祸害;以不知知邦,译:以学习总结众智而主持邦,邦之德也。译:就会使这个邦有所得益。恒知此两者,译:明确这两点,亦稽式也。译:也是原则问题。恒知稽式,译:坚定地体现这原则,是谓玄德。译:这就可称为玄德。玄德深矣远矣,译:玄德的道理很深,意义很远,与物反也,译:它与现行一切都是相反的,乃至大顺。译:这才至善而广顺民意。 第五十九段谈圣人之治若要国家长治久安,事业根深干粗,就要趁早遵从大道。 治人事天,译:管理人间事而求天保佑,莫若啬。译:不如不作此浪费。夫唯啬,译:唯有不作此浪费,是谓早服;译:才 能 趁 早 遵 从道。早服是谓重积德;译:趁早遵从道就是注重积德。重积德则无不克﹔译:注重积德便能攻无不克。无不克则莫知其极﹔译:攻无不克便是力量无穷。莫知其极,译:无穷的力量,可以有邦﹔译:可以创造大道之邦。有邦之母,译:有了邦的根基,可以长久﹔译:可以持续长久。是谓深根固柢,译:这叫做深根固柢的大业,长生久视之道也。译:是长期发展的战略之道。
第六十段谈圣人之治要清静无为来治国,各种邪恶势力就没有市场了。
治大邦若烹小鲜。译:治理大邦就像煮小鱼。以道立天下,译:用大道制度立于天下,其鬼不神。译:天下鬼怪都不能显神通。非其鬼不神也,译:并非鬼怪不会显神通,其神不伤人也。译:而是他们的神通再也不伤人。非其神不伤人也,译:并非他们的神通不会伤人,圣人亦弗伤也。译:是因圣人决不伤害他们。夫两不相伤 ,译:如此双方互不相伤,故德交归焉。译:因此以德交合而归于正道。 第六十六段实施圣人之治,必须把人民放在尊贵的位置而自甘做公仆,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前面,不与民争利,谁能与之争?
江海之能成百谷王者,译:江海所以能成千百溪流之归往。以其善下之,译:因为它甘居下位,是以能为百谷王。译:所以能成为千百溪流之归往。是以圣人欲上民也,译:因此圣人要尊民为上,必以言下之;译:必须一言一语都谦下于人;欲先民也,译:要领导人民,必以其身后之。译:就必须把自身利益放在后。故,译:所以,居前而民弗害也,译:身居前面而民众不害怕跟他走,居上而民弗重也,译:身居上面而民众不感到是重压,天下乐推而弗厌也。译:天下人乐于推举他而不厌恶他。非以其无争与,译:这不是因为他没有去争夺,故天下莫能与争?译:而天下人谁能与他相争?
第七十九段,圣人之治必须遵循“天之道”的利益分配原则:损有余而补不足。实现天下均平。自已作出了贡献也不图占有,甚至不愿显耀自已的贤能。
天之道,译:天然的道理,
其犹张弓也。译:有如射箭张弓;高者抑之,译:高了就压低它,下者举之﹔译:低了就举高它,有余者损之,译:有余的便减损它,不足者补之。译:不足的便补益它。故天之道,译:所以按照天然之理,损有余而补不足。译:是减损有余而补益不足;人之道则不然,译:人造的假道理就不这样,损不足以奉有余。译:是减损不足的去奉献有余的。孰能损有余以奉天下 ?译:谁能做到损有余而奉献给天下?唯有道者。译:只有遵循真道理的人。是以圣人,译:所以得道真人,为而弗有,译:做事而不图占有,成功而弗居也。译:事成而不居功骄傲。若此,译:即使这样,其不欲见贤也。译:他还不愿显耀自己的贤能呵。 第七段,要想天下能长治久安,领导人必须无私奉献。最终将会是以其无私而成其私。 天长地久。译:天能长生,地能久存。天地所以能,译:天地之所以能够长且久者,译:长生久存的原因,以其不自生也,译:在于它不为自我生存,故能长生。译:因而能长生久存。是以圣人,译:因此循道真人,退其身,译:把自身位置摆到后面,而身先;译:反而众人把你推向前头;外其身,译:把自身置之度外,而身存。译:反使自己得以保全。不以其无私欤,译:不正是因为他没有私心,故能成其私。译:所以反而能成全其私利吗?(未完待续)
欢迎转载,须署名并注明来自老子大道文化研究微信公众号,否则追究法律责任。

杨振声及其团队欢迎您进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(免费),继续深入探讨老子大道文化及其运用。来吧!让我们携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,让世界分享中华文化的智慧!入群请加下面群管理的微信号为好友,他会请您进群。交流群管理:星河微信号:xinghe102
喜欢的朋友点个 谢谢!
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《老子的社会管治思想》(二)